一個國際天文團隊日前利用美國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觀測到的數(shù)據(jù),展示了迄今探測到的最大規(guī)模星系群樣本,為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視角。
由于光以有限的速度傳播,物體距離我們越遠,根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就越能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通過觀測非常暗淡、遙遠的星系,天文學家可以一窺早期宇宙中星系的面貌。本項研究中觀測到的最暗淡星系比人眼所能看到的暗十億倍。
芬蘭阿爾托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韋布望遠鏡探測到了1678個星系群或星系團,它們可以追溯到宇宙約120億年前到10億年前的時期。
星系并非均勻地散布在整個宇宙中。就像人類一樣,星系也會聚集在一起,組成“家族”。大多數(shù)星系位于由三個至幾十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中,或者位于更大的包含數(shù)百甚至數(shù)千個星系的星系團中。
研究人員表示,星系群與星系團是由暗物質、熾熱氣體以及通常存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巨型星系構成的天體環(huán)境。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復雜相互影響,在塑造星系生命周期以及推動星系群和星系團自身演化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揭示這些宇宙結構更完整的歷史,能更好地理解這些過程如何影響大質量星系的形成與成長,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的構建。
研究結果日前在線發(fā)表在國際期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上。
來源:新華社
編輯:平小娜 李婕寧 宮海娜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王桂林